汽車小知識:前驅、后驅、四驅的優(yōu)缺點大匯總
前驅車和后驅車的工作原理想必大家都已經(jīng)看得夠夠兒的了,小編在這里也不做過多贅述。今天呢想跟大家聊聊,它們的優(yōu)缺點分別是什么,讓大家在選車時不必再為這個問題而犯了選擇恐懼,可以用這篇文章作為參考。
前輪驅動
優(yōu)點:
增加內部空間:前驅車沒有傳動軸,所以在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;
造價低、效率高:組件少而且集中,并且由于動力傳遞直接,減少了損耗,運轉效率高;
減輕重量:前驅車的機械組件少而且簡單,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。
缺點:
操控性差:由于發(fā)動機和驅動系統(tǒng)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,車輛后部配重較輕,后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,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;
轉向不足:由于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,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,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;
前橋負荷過大,影響舒適性:因為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,并且由于車輛前部配重較大,前輪的磨損更嚴重,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,抬頭和點頭現(xiàn)象更明顯,影響乘坐的舒適性。
后輪驅動
優(yōu)點:
操控性好:后輪負責驅動,令前輪可專注于轉向工作,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;
加速表現(xiàn)好,舒適度高:因為車輛汽車起步、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后移,后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,有利于車輛起步、加速或爬坡,提供更好的行駛穩(wěn)定性和舒適度;
維修簡單: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,便于車輛的保養(yǎng)和維修;
缺點:
成本較高,空間利用不便:后驅車部件多、組裝復雜,生產(chǎn)成本相對較高;
牽引力不足、轉向過度:后驅車在過彎時,由于減速重心前移,后輪抓地力減小,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,即一般所說的“甩尾”;
動力損耗較大、費油:由于發(fā)動機產(chǎn)生的動力需要多經(jīng)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,因此對于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,一般的使用表現(xiàn)是后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。
全時四驅
優(yōu)點:
全時四驅是公路過彎極限最高的傳動方式,它可以實現(xiàn)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。因此這種技術被大量講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轎車采用,而裝配它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有效驅動力和過彎極限。
缺點:
全時四驅的結構相對復雜,成本較高,占用的空間也比較大,因此不太適合在定位較低,或者體型較小的車型上裝配。同時全時四驅是要消耗功率的,它的傳遞效率比兩驅要低,對于看重經(jīng)濟性以及發(fā)動機動力較小的車型來說,全時四驅也不太適合裝配。
分時四驅
優(yōu)點:
分時四驅技術很成熟,結構也比較簡單,可靠性好,加上其不用裝配中央差速鎖,成本要比全時四驅低得多。在正常駕駛時采用兩輪驅動的模式,經(jīng)濟性更高,靈活性也更出色。而在路況惡劣的情況下,選擇四輪驅動又可以提高車子的通過性。
缺點:
分時四驅對于公路來說意義不大,并且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。因為分時四驅接通后相當于硬軸連接,因此采用四驅模式要非常謹慎。在公路上過彎絕對不能采用四驅模式。在砂石、雨雪、冰面上轉彎也不能用四驅模式。
適時四驅
優(yōu)點:
適時四驅的結構比全時四驅簡單得多,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,還有利于降低整車重量。它適合于前橫置發(fā)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配備,這使得許多基于這種平臺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(tǒng)的可能。
缺點:
目前絕大多數(shù)適時四驅在前后軸傳遞動力時,會受制于結構本身的缺陷,無法將超過50%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后軸,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,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范圍那么大。